永昌县第四小学柴小燕
2001年,刚当老师的我,有幸认识了前辈——褚老师,她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。从教23年来,许许多多的经历,让我对师德常常有更深层的理解。高尚的师德,不是一场来势汹汹的倾盆大雨,而是润物无声的绵绵细丝;不是凭空拔起的高峰,而是日月夯实的地基。一句话,一个动作,一个眼神,一件足以被忽略的小事,都像无边细雨一样,时时刻刻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。
2019年,我来到了一所全新的小学——永昌四小。这所学校校园环境优美,但家庭情况特别的学生可不少,留守儿童、单亲家庭的孩子数量众多。小英,就是这些孩子中尤为特别的一个。
小英上学三天打鱼、两天晒网,来不来上学要看心情,听不听课、做不做作业全看喜不喜欢,可以说是“油盐不进、软硬不吃”,是典型的老师眼中的“问题学生”。看到小英,我们的第一感觉是震惊,紧接着是好奇。现在竟然还有这样的孩子,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?她的父母为什么不好好管教她?带着诸多疑问,我们科任老师和班主任一起走进她在学校附近租住的平房,试图找到答案。
一进门,眼前的景象完全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想象:冰冷暗黑的房间,凌乱不堪的摆设,散发着霉味的饭菜,还有仍然蜷缩在被窝里的娘俩。面对老师关切的询问,她爱理不理,回答也是有一句没一句。
在我们和邻居的交谈中才得知:小英的爸爸早年因车祸去世,妈妈受到打击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,生活几乎不能自理,唯一的哥哥刚组建家庭,常年在外省务工,她和母亲仅靠着哥哥的微薄接济艰难度日。本该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,却承受了如此的苦难,我们心中感慨万千,几度哽咽。放下带来的生活用品和食物,我们立即行动起来:生火、烧水、整理房间、开窗通风……后来,学校领导、班主任、科任教师,每天轮流看管、照顾、开导、劝说,经过一段时间不懈地努力,小英终于能按时到校上课了,性格逐渐开朗起来,学习也有了些许进步。
故事远远没有结束,那一段时期,校领导联系小英的哥哥,进社区,走乡镇,积极寻求教育局、妇联等部门的帮助。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小英的母亲被哥哥接去照顾,小英被金昌市福利院接收,转入金昌市区学校就读。她的脸上,终于绽放了笑容,她的人生,从此有了另一种可能。
“育苗有志闲逸少,润物无声辛劳多。”如果当初我们都不去管她,现在,她会在哪里呢?也许会升入初中,也许会提前进入社会,但老师们没有对她置之不理,学校领导没有对她不闻不问,社会各界没有让她放任自流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?是爱,爱是人间最伟大的力量,它是一把金钥匙,能打开孩子闭锁的心扉,改变孩子的一生。
编辑:赵国慧
责编:田红娟 康津
监制:马丰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