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文化产业 > 文化产业
【金昌文博】永昌“ 第一禅林” —— 探访永昌北海子古建筑群
时间:2024-07-30 08:53:23 来源: 阅读量:634

“海子”是蒙语,是指有水的地方,或称湖。所以“北海子”就是北面的湖泊。距永昌钟鼓楼向北1公里外的地方,有一片古建筑群,人们称其为北海子古建筑群。198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北海子古建筑群,始建于唐代,以后历代都有增建。由于此地正处于祁连山北麓东大河冲积扇边缘的地下水出露带,上涌的清泉,常年不息,古老的建筑群和秀丽的山水融合成一幅江南园林的画卷。北海子现称之为北海子公园。现存古建筑20多个,主体有明、清建筑金川寺塔、五佛寺、洁音殿、湖心亭、雷台、药王阁、火神宫等,以及现代建筑腾飞塔、一宇观、人工湖、游泳池、旱冰场、鹿鸣园、骊靬亭、马踏泉等鳞次相接,其地周延五六里,高下布置,据一邑之胜。西北与武当山古建筑群相连,湿地绿草如茵,万泉交汇,大成殿、百子洞、三清宫、历史文化长廊居山而筑,气势壮观。园中林木茂盛,湖泊涟漪,雕梁画栋,倒影错综,古今景物相映成画,成为独具特色的园林风光,为古永昌“八景”之一的“柳池漾月”。

据古《永昌县志》记载,“唐时敕建”大规模建筑群,并“凿池引水,种松柏诸树,蔚然深秀”,“其地周延五六里,高下布置,据一邑之胜”。后经战乱几度兴衰,大部分古建筑均毁,尚存的五佛殿、观河楼塔多系明、清重修。古《永昌县志》还记载,北海子尚有“十景”:“香泉喷馥、马流泛醇、沙桥观鱼、柳堤舞雪、法轮转经、水榭听潺、奎阁夕眺、雷峰摩云、河楼览翠、西圃灿霞。”

北海子园林,现属于北海子公园。该公园当地又称北湖,因清泉汇集,潭水若漫而得名。泉水汇流注入金川河。诸泉之中,以马踏泉为最著名,泉水上涌,常年不息,永昌八景之一的“柳池漾月”即指此泉。北海子公园,因金川寺而获盛誉。金川寺敕建于唐,几经兴衰至清代已发展成为永昌“第一禅林”,不幸于1936年冬毁于战火,现仅存两座砖塔。新中国成立后,又经永昌人民历年维修扩建,已构成五个游览小区:雷台“一宇观”古建筑群曲径长廊,游乐场、人工湖,使北海塔、殿、洞、亭齐全,廊、桥、泉、林和谐,鸟、鱼、花、蝶争妍,古今景物辉映,成为独具特色的园林。紧接北海子公园的是(北)武当山宗教圣地。山上现存石刻记载:清乾隆以前已有寺庙,光绪六年(1880年)修补了道路,1936年被毁,但后又重建了山麓大殿及百子洞等。目前景物集中在西段,踏上山径即见一院道观(真武庙),南邻北海子公园,泉溪奔流,清雅幽静。沿新修的山径台阶,拾级而上便是攀山走廊、观景阁,而后便是百子洞。洞深4米,宽3米,1936年冬红军西征时的重要指挥员们,曾以此为驻地。山顶部有大成殿,依山就势,气宇轩昂。武当山在永昌断陷盆之北缘陡然隆起,相对高度约300米,从山顶俯视永昌县城,一览无余,极目山川,气象万千,心旷神怡。

编辑:赵国慧

责编:田红娟 康津

监制:马丰友

网站简介
版权说明
广告业务
联系我们
主管单位: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:金昌市融媒体中心
陇ICP备19001615-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: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:62030202000185
新闻热线:0935-8219255 0935-8330092 技术支持: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