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不可能死去的人》是当代作家鲁敏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,通过描写一个普通但又奇特的故事,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个体和他人的联结、信念与生命的同构。主人公周成山是一个传奇。他曾是村里的一颗希望之星,天赋异禀,却在贫困的阴霾中挣扎。在这场命运的博弈中,他的同窗积庆作出了牺牲,放弃了自己的梦想,用肩膀支撑起周成山通往知识的桥梁。周成山不负所望,以优异的成绩踏入了大学的殿堂。但就在众人以为他将翱翔天际时,一则噩耗传来——周成山在毕业工作不久后,竟在游泳中意外溺亡。东坝村的人们不愿接受这一现实,他们心中的周成山,是那颗永不陨落的星。
在我们所处的现实之中,有这样一类独特的人物,他们仿佛被赋予了超越生死的特质,被称作“不会逝去之人”。要理解这一概念,我们须知它并不意味着永生不死,而是指个体在历史和人们的心中长存。这与我们普遍认知的死亡定义相悖,因为通常我们认为死亡标志着生命的终结。但对于“不会逝去之人”,死亡在他们的世界里并无立足之地。在东坝村的民间传说中,周成山是东坝人的荣耀与执着的化身,他的形象深入人心。作为东坝的才子、国家的栋梁,他代表着东坝人走出山区、走向成功的梦想。周成山的一生充满了传奇,40余载的经历使他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,他的故事被塑造成一种精神象征,近乎神话。
读完这篇小说,我深感震撼。周成山被神化、被符号化,他是鞭策子孙后代发奋图强的标志,成为了不可能死去的典范。只要死不见尸,周成山就没有死。他被赋予了各种美好的品质和荣誉,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。他的故事在东坝流传着,激励着每一个东坝人不断前行,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。周成山的故事不仅是一种精神的传承,也是一种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。他的故事也提醒着我们,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人物,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,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。这篇小说的情节和主题似乎是在探讨人的死亡和生命的意义。小说中村民们对周成山的不死信念和持续为他寻找存在证据的行为,不仅令人感到惊奇,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。村民们对周成山的坚持和想象以及由此产生的集体情感,展示了一种深层的情感需求和文化认同。这个故事也让我开始思考,人们在面对无法接受的现实时,常常会选择相信一个更美好的假象。这既是一种自我安慰,也反映了人性中对美好事物的渴望。
此外,小说还通过周成山的生命消失,委婉而锐利地表达了对信念与生命同构的思考。“不可能死去的人”的现象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它提醒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,思考生命的本质和目的,同时,它也引发了我们对死亡和人类存在的更深层次的思考,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性和宝贵性。(作者:市民政局马 欣)
编辑:赵国慧
责编:田红娟 康津
监制:马丰友